记录分享知识
关于本站 写备忘 注册
首页 > 计算机技术 > 网络技术 > 网络基础

TCP/IP模型分为哪四层?

转载 lihf8515于2025年01月07日 02:48发表
来源:网络 阅读:151

       TCP/IP模型分为:1、 应用层;2、传输层;3、 网际互联层;4、 网络接入层(即主机-网络层)。

       TCP/IP参考模型是计算机网络ARPANET和其后继的因特网使用的参考模型。ARPANET是由美国国防部DoD(U、S、Department of Defense)赞助的研究网络。

       TCP/IP参考模型(TCP/IP reference model)

       1、 应用层:应用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高层,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服务,例如:FTP、Telnet、DNS、SMTP等。

       2、传输层:传输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传输层,为应用层实体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功能,保证了数据包的顺序传送及数据的完整性。该层定义了两个主要的协议:传输控制协议(TCP)和用户数据报协议(UDP)、TCP协议提供的是一种可靠的、通过"三次握手"来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;而UDP协议提供的则是不保证可靠的(并不是不可靠)、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。

       3、 网际互联层:网际互联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,主要解决主机到主机的通信问题。它所包含的协议设计数据包在整个网络上的逻辑传输。注重重新赋予主机一个IP地址来完成对主机的寻址,它还负责数据包在多种网络中的路由。该层有三个主要协议:网际协议(IP)、互联网组管理协议(IGMP)和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(ICMP)。IP协议是网际互联层最重要的协议,它提供的是一个可靠、无连接的数据报传递服务。

       4、 网络接入层(即主机-网络层):网络接入层与OSI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相对应。它负责监视数据在主机和网络之间的交换。事实上,TCP/IP本身并未定义该层的协议,而由参与互连的各网络使用自己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,然后与TCP/IP的网络接入层进行连接。地址解析协议(ARP)工作在此层,即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。

友情链接: 小财迷收银系统  
Copyright © 2025 HF备忘录. All Rights Reserved.
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序号:皖ICP备2025073039号